• 万利国际



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医药政策

    甘肃发布最新版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

    作者: 来源: 更新于 :2022-4-14 阅读:

      治法:宣肺透邪,清热解毒。

      推荐处方:宣肺败毒方

      处方:蜜麻黄6g、连翘15g、生石膏30g(先煎)、法半夏9g、苍术12g、广藿香6g、酒大黄6g 、陈皮6g 、杏仁6g、薄荷9g(后下)、桔梗6g、芦根15g、赤芍12g、甘草3g。

      服法 :水煎分服 ,一日两次,每次200ml,连服7天。

      (四)重型(温毒闭肺)

      临床表现:高热不退 ,咳嗽;痰少,痰黄粘稠不易咳,或黄痰 ,胸闷气短喘促 ,腹胀便秘,四肢欠温,微汗,舌质红,苔黄腻或黄燥,脉滑数。

      治法:清肺通络,泻火解毒。

      推荐处方 :清肺通络方。

      处方:蜜麻黄9g 、杏仁9g、生石膏20g(先煎)、胆南星6g、葶苈子15g、桃仁9g、赤芍15g、射干9g、生薏苡仁15g、水蛭3g 。

      服法:水煎分服,一日两次,每次200ml ,连服7天。

      (五)危重型(内闭外脱)

      临床表现:神昏 ,烦躁 ;胸腹灼热,手足逆冷 ;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。舌质紫绛,苔黄褐或燥,脉浮大无根 。

      治法 :开闭固脱,解毒救逆。

      推荐处方:生晒参15g 、黑顺片10g(先煎)、山茱萸15g,浓煎100ml ,顿服,或静滴参附注射液。神昏明显者可一并送服安宫牛黄丸 。

      四 、恢复期

      临床表现 :气短,乏力 ,轻咳;心虚胆怯 ,夜寐欠安,纳呆腹胀,便溏不爽;易汗出 ,苔薄白或白腻 ,脉濡细 。

      治法:运脾益肺,培元固本。

      推荐处方 :益肺健脾方 。

      处方:炙黄芪15g、党参6g、陈皮9g、当归9g、柴胡6g、桔梗6g 、麸炒白术15g、赤芍9g、玉竹15g、丹参15g 、生麦芽15g、炙甘草6g 。

      服法:水煎分服,一日两次,每次200ml。

      推荐院内制剂:培土益肺颗粒、益肺健脾颗粒。推荐中成药 :贞芪扶正颗粒 、仁青芒觉颗粒(藏药)。

      五、其他中医疗法

      在疾病预防 、治疗或恢复期,可积极推广穴位按摩、耳穴压豆、小儿捏脊、中药浴足、中医导引术等非药物中医治疗手段 ,达到扶持正气 ,疏通经络 ,调和脏腑的作用,有助于恢复体能、体质和提高免疫力。

      按摩推荐穴位:合谷穴、迎香穴、风池穴 、足三里。按压时缓缓用力,以有酸胀感为度,按压10秒左右后,缓缓上抬,再往下按,反复操作 ,每日按8-10次。

      耳穴压豆法 :又称耳穴药压法,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、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。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、中医辨证的原则,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 ,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 ,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 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取穴 :主穴:大肠、三焦 、脾 、腹、皮质下 。取穴宜根据主要病症取其反应明显的穴位,要少而精,每次以贴压5~7穴为宜,每日按压3~5次 ,隔3天更换1次。

    123

    上篇:

    下篇 :




  • XML地图